团队介绍
团队由石河子大学云顶集团yd2222名指导老师1名带队老师和15名本科生组成,致力于践行“心理健康,阳光成长”理念落地,聚焦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灵关怀,深入社区开展心理疏导与心理知识宣讲。整合心理服务资源,传递温暖力量,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主要做法
一、课堂教学活动
1.红色文化教育:开设小小团团课,讲述兵团历史和英雄事迹,激发儿童对红色文化的热爱。
2.科技知识普及:开展科技小课堂,通过“瓶中彩虹”“果蔬发电”等实验结合原理讲解,让儿童体验科学魅力。
3.传统文化传承:举办传统文化小课堂,以现场展示和动手操作形式,开展造纸术、皮影戏等非遗活动。
4.心理健康引导:开设心理健康小课堂,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游戏,引导儿童处理情绪问题。
二、研学游活动
1.科技主题研学:组织儿童走进石河子科技馆,体验各类展品,感受科技力量。
2.红色主题研学:带领儿童前往军垦博物馆,学习兵团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三、健康生活医学小课堂
涵盖健康心理、性教育等内容,引导儿童树立健康心理观念,学会缓解不良情绪。
四、文艺汇演
举办“舞动梦根•声动未来”暑期盛宴,为儿童提供才艺展示舞台,丰富课余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五、后期总结整理:主体实践结束后开展。
活动分阶段推进,7月4日前完成前期调研筹备,7月4日—19日开展主体实践,后期进行总结整理。
项目展示
实践团在侨宾路社区开展马德堡半球实验
实践团在侨宾路社区开展明伦船实验
实践团带领小朋友参观雷锋纪念馆
实践团在七社区开展皮影戏小活动
成果亮点
项目以儿童心理健康为核心,构建起趣味化、多场景、数据驱动的综合服务体系。通过“心理飞行棋”等互动游戏设计,将情绪管理知识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帮助儿童在游戏中掌握情绪调节方法,逐步建立积极心理模式。同时,创新心理支持场景化嵌入机制,在文艺汇演中设置自信心培养环节,在研学活动中融入团队协作训练,有效缓解儿童社交焦虑,形成“活动体验-即时反馈-持续跟进的多维支持闭环。为确保服务精准性,团队前期调研覆盖250余名儿童,通过量化分析锁定学习压力、亲子沟通等核心问题,为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通过家长课堂、社区心理服务站等载体,传递心理教育理念,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保障机制,全面夯实儿童心理健康防线。
下一步规划
下一步将深化心理健康服务,计划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师,为200名有需求的儿童提供一对一辅导。拓展活动形式,增设亲子心理工作坊,覆盖150组家庭。建立儿童成长档案,跟踪记录300名儿童的心理变化。同时,选拔培养20名”小小心理宣传员”,扩大积极影响,持续巩固活动成效,形成长效关爱机制。
收获感悟
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最深刻的收获是看见他们的蜕变。从沉默寡言到主动敞开心扉,从抵触互动到积极参与,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充满力量。这些孩子让我们明白,真诚的倾听与耐心的引导,能为他们筑起温暖的心里港湾。当收到孩子画的暖心卡片,或是听到家长说孩子愿意分享心事了”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
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被信任的感动继续前行,去守护更多孩子的心灵,让每个童年都能向阳而生。
图文 | “杏林星语·童心织梦”石河子大学云顶集团yd222赴第八师石河子市社会服务践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