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风采 | “杏林关爱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石河子大学云顶集团yd222赴第九师卫国戍边服务团
发布日期:2025-09-19   作者:云顶集团yd222学办(团委)  浏览数:22

团队介绍

本团队由多年级临床医学生组成,以送健康关怀到边疆主线,通过边疆义诊、健康科普宣讲、访谈戍边榜样人物、对话基层医务工作者四种形式,传承兵团精神,守护边疆群众健康,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地生根。

主要做法

1.边疆义诊,健康相授:团队联合当地团场医院,依次前往九师广场、一六七团连队及社区、一六八团社区、一六八团派出所及司法所开展义诊服务,免费测量血压及血糖,为边疆群众及戍边工作者送去健康关怀。

2.医学科普宣讲,筑牢生命防线:团队围绕“三高”预防、心肺复苏、急救包扎,前往白杨市新华路社区、光明路社区、阳光社区开展医学科普宣讲,切实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3.边魂溯源,站点探访:团队走入一六三团边境警务站、小白杨哨所、孙龙珍民兵训练营等边境站点,与“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孙龙珍民兵班战士、一六三团警务站护边员对话,感受成边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

4.榜样对话,生涯规划:团队访谈梅莲医生、李琳医生、吾哈斯•苏来曼医生等深耕一线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并通过实地参观团场医院、与校友交谈,坚定扎根基层、服务兵团的责任与担当,完成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涯规划课。

项目展示

团队成员访谈第九师167团医院医生

团队成员在九师光明路社区为行动不便老人测量血压

团队成员联合167团医院开展义诊

团队成员与魏德友夫妇合影

成果亮点

1.实践成果丰硕:团队深入九师八个团场及社区,义诊服务群众400人次,科普宣讲覆盖人数500人次,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400余份,参观学习走访13次,累计行程715公里,投递新闻稿件25篇。

2.推动校友资源转化:团队积极走访扎根基层一线的校友,整理个人事迹,联合学生组织在校内广泛宣传,激励兵团高校学子坚守边疆、奉献基层。

3.深化榜样资源赋能:团队深入边境一线,寻访“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兵团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海勇、“退休不退岗”吾哈斯医生等典型戍边工作者,通过文字汇编、视频记录、学子交流等形式,传承戍边精神与兵团精神。

4.双措赋能发展:以医者仁心的医疗服务温暖民心,用榜样力量凝聚思想共识,双举措共同为边疆发展赋能。

下一步规划

深化成果运用:将戍边故事改编为宣讲课件,在校园、社区开展“戍边精神宣讲会”;联合云顶集团yd222完善“边疆健康帮扶”长效机制,定期为第九师基层推送医疗资源。

拓展实践维度:组织“戍边精神调研团”二次走访,补充故事素材;筹备“医学生成边志愿服务队”,鼓励更多学子投身边疆医疗服务。

收获感悟

在社区义诊现场,我们为老人测量血压、解答慢性病用药疑问,为孩子检查口腔、普及卫生常识。听诊器的每一次起落,处方笺上的每一行字迹,都是我们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帮助的尝试,也是用医者初心守护边疆健康的践行。在科普宣讲台上,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心肺复苏、常见急症处理等知识。

看着台下群众认真记录的身影,我们知道,这些实用的健康技能,将成为他们守护自己与家人的“武器”。实地参观团场医院时,整洁的诊室、忙碌的医护人员展现着基层医疗的坚守;与扎根一线的校友对话,他们分享着边疆行医的酸甜苦辣一一从克服语言障碍到适应艰苦环境,从解决疑难杂症到守护一方百姓健康,校友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青春不止于校园的象牙塔,更能在边疆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芒,基层是青春最好的“练兵场”,也是梦想最坚实的“扎根地”。

这段重走戍边路的实践,早已超越了一次简单的活动,成为刻在我们心底的精神烙印。我们深刻意识到,青春的意义,在于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需求;医者的使命,在于将专业所长投向最需要的地方。作为新时代医学生,我们将以所学为笔,以行动为墨,既要接续前辈的脚步,用精湛医术守护边疆群众的健康,也要传承不朽的戍边精神与兵团精神,让青春在祖国的边疆绽放光彩,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担当篇章。

图文 | 石河子大学云顶集团yd222赴第九师卫国戍边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