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学子“三下乡” | “老兵话峥嵘,杏林践使命”石河子大学云顶集团yd222“杏林星语,童星织梦”社会实践团人物访谈故事分享
发布日期:2025-07-12   作者:云顶集团yd222学办(团委)  浏览数:21

202578日,第八师143团侨宾路社区内,石河子大学云顶集团yd222杏林星语,童星织梦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围坐在几位党龄超过五十年的老兵身旁,聆听他们讲述建设新疆的峥嵘岁月。这些老兵如同大漠胡杨,用坚韧与奉献在边疆扎下深根,他们的故事让年轻的实践团成员们深受触动。   

当年我们来到这里时,眼前只有茫茫戈壁。”83岁的老兵王建军抚摸着泛黄的军功章,目光炯炯。1965年,他响应国家号召,从山东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与垦荒造田。没有房子,我们就挖地窝子住;没有工具,就用双手刨地种树。那时候,大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把这片土地建设好,让后代过上好日子。

老兵王建军给实践团成员讲述奔赴兵团的故事

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像胡杨一样,把根扎在这里。老兵李桂芳接过话茬,她的手上布满老茧,那是多年劳作留下的印记。她回忆道,当年为了引水灌溉,她和战友们肩挑手扛,硬是在戈壁滩上挖出了一条条水渠。现在看到绿树成荫的团场,觉得一切都值了。

老兵李桂芳给实践团成员讲述建设兵团的过程

实践团成员赵睿彬认真记录着每一段故事,眼中闪烁着泪光。以前只在课本上读到过兵团精神,今天听到亲历者的讲述,才真正明白什么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她说。

实践团队长刘金宝表示,此次采访不仅是社会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老兵们用一生诠释了兵团精神,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他提到,实践团计划将老兵的故事整理成册,并融入后续的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中,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与奉献精神。

  

实践团成员分享感触与实践计划

活动尾声,老兵们与实践团成员一起唱起了《边疆》,铿锵的旋律仿佛将时光拉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成员周沭动情地说:我们会把今天听到的故事讲给更多孩子听,让他们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前辈们用青春和汗水换来的。”  

图文丨马毓楟